第一类 该三角形定义为欧几里得几何学下的三角形(即我们通常理解的三角形)
1 将火柴靠在两面镜子上,镜子相领放置但是必须呈钝角,火柴可以形成三角形。当两面镜子呈120度时,火柴可以形成正三角形,镜子呈135度时,火柴可以形成直角三角形
2 用高温酒精灯将火柴烧成灰,用灰堆积成三角形,温度范围燃烧时间大气压条件尚未通过实验确定
3 碾磨捣碎法,将其碾成捣成粉末,最后堆成三角形
4 将火柴摆在墙角(这种方法属于在题目上打擦边球)
5 用火烧成三段(不是用力折断)
6 通过用火柴头上的化学物质与地面摩擦在地上画一个三角形
7 照这个火柴的样子在纸上画一个,然后折起来
8 将火柴压在沙子上留下印记,首尾相接,形成三角形
9 微元法,固定火柴一端,然后转动另一端,当其转动距离足够短时,可以将弧线轨迹视为直线,转成的弧形视作三角形
10 将火柴竖起,整根火柴都以三角形路径快速平移,从上俯视或者从下仰视,因为利用视觉迟滞效应,人眼看到的将是三角形
11 在暗室中竖立火柴,用光线从侧上方延火柴照过去,空间中形成三角形阴影
12 高科技法,用激光打断火柴(题目里的折断应该理解为用手掰断)
13 化学法,选择浓硫酸滴加在火柴棍两处,使其脱水碳化,断成三段
14 或者将火柴与某种物质混合使其软化,可燃性不变,韧性增强
15 物理方法 用利器如刀刃砍断,锯子锯断,诸如此类
16 生物法(例如杂交育种,核辐射)改变树木性状,柔韧性更佳, 可燃性不变
17 加热火柴使其软化(不是熔化,木头由于它的理论熔点比分解(分子破坏)温度还高结果先分解了不能融成液态),火柴纵然折成三角形也不会断裂,这是从古代造船工艺中获得的灵感。
18 生产特质三角形火柴梗(有一定艺术价值)
19 改用新式纤维取代木材作为火柴梗原料,可燃性不变,韧性增强
20 指鹿为马篇: 为三角形取个别名火柴 (从秦代权臣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中获得灵感)
21 皇帝的新衣篇: 指着被折断的火柴说:只有聪明人看见火柴没有断 (安徒生《皇帝的新衣》现代版)
22 凤姐篇 他断了么 ? 他不是明明连着的么?
23 霸王硬上弓篇: 明明断了,由强权人物指明其没断
24 奥巴马式放空炮篇: 希望,只要我们满怀希望,它终将摆成一个三角形
25 不能折断,那么就竖着劈开
26 春哥篇 你再说他断 我爆你菊花
27 题目所指火柴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实体火柴,而本身是实体火柴的镜像,在玻璃和实物之间竖起一块具有降低光速作用的玻璃(光能在任何物质中传播但是光速受介质影响),当你把实体火柴折成三角形时,镜子中的镜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依旧是没有折断的火柴。(灵感来自典故庄周晓梦迷蝴蝶,究竟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
28 火柴非实体火柴,为photoshop中图片,使用软件中的扭曲功能,形成三角形
29 把火柴梗削成三角锥形,把他竖起来,向下俯视或向上仰视将看到一个三角形
30 气溶胶环境里,用直径大于火柴长度的光源照射火柴,我们通过丁达尔现象将从侧面看到木柴背后形成阴影区
31 将火柴头拔下来放在火柴梗上,这时我们看过去就是一条线段上面有一个被标出的点,这和三角形的正视图相同,也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三角形
32 轻轻用力弯曲火柴两端超过180度,将他们架在地面上,由火柴梗充当三角形的两条边,地面充当第三条边,形成一个三角形
33 火柴竖起,然后横向延着直线来回往复运动,在火柴身上绑上一个发光条,当火柴越靠近其轨迹的两段,发光条颜色趋于蓝色(频率变高),越靠向中间位置,发光条越趋于红色(频率变低)。用棍状仪器感测其光线频率,得出的结论会是火柴向中间位置移动时远离仪器,向两边运动是贴近仪器,其轨迹俯视图为三角形。
34 拉松火柴梗,使其纤维素形态表现类似于棉花,然后将其折成三角形
35 压缩火柴梗,使其纤维素形态表现类似藤条,然后将其折成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