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物理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都要经历的学习过程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每一个环节都是保证知识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关键。
9月1日,又迎来了2014-2015新学年的开学,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初中物理孙飞老师首先预祝同学们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在这里对新学年的学习规划,给同学们一些建议,也希望同学们早计划、早准备,有方法。
6月份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会指导着9月份开学后的学习方向,从试卷题型的难度、变化来决定我们需要拔高或弥补的地方。
2013年北京市中考物理平均分为75.6分,2014年为86.07分,直观的看到难度下降了,同时录取分数提高了,人大附中统招分数线为554分,比去年提高13分:四中统招分数线为555分,比去年提高15分。
初中物理考试的难主要有三方面:计算难,实验难,概念难。
计算难体现在单选最后两道、填空最后两道、最后两道综合题中的分析和计算;
实验难体现在测量并推导表达式、证明、证伪、探究实验;
概念难体现在多选题,每一句话都需要反复斟酌,对照概念、实验原理来判断正误。
中考试题的难度也主要从这三方面来控制。2014年试题直接从数学计算的角度降低了难度,比如单选、填空最后一道和力学综合题的数学计算过程都明显减少。但这不意味着试题难度下降,如果我们把难度分为物理难度和数学难度,根据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会更加体现同学们的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未来趋势是会在物理难度上有所变化,也就是更加联系实际。
在联系实际方面,2014年从一模、二模起,电学综合题就与生活接轨,考察到生活用电器,电饭锅、电热水器等等。更加重视物理思维的建立和生活中物理原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