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一 > 初一语文
《梵天寺木塔》综合归纳
来源:人人学教育人人学教育 编辑:Ashley发布日期:2013-07-07 00:00:00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8—21题。(共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 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钱氏据两浙时 ( )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

  (3)但逐层布板讫 ( ) (4)人皆伏其精练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20.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4分)

  21.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18.①统治②派③终了,完毕④通“服”佩服(2分,对2-3个得1分)

  19.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2分,有两个实词错不给分)

  20.(4分)未布瓦,上轻 ;(2分)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2分)(多与少均不给分)

  21. (4分,) 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2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2分

  (二)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钱氏据两浙时( ) ②方两三级( )

  ③但逐层布板讫( ) ④人履其板( )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患其塔动( ) ②故如此( )

  ③未布瓦( ) ④贻以金钗( )

  ⑤匠师如其言( ) ⑥盖钉板上下弥束(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 ②乃以瓦布之( )

  ③贻以金钗( ) ④但逐层布板讫( )

  ⑤问塔动之因( )

  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钱帅登之( ) 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③匠师如其言( ) ④此易耳( )

  6.翻译句子

  ①六幕相联如胠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伏其精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①讲建塔过程中的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际都未能解决。②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③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映。 2.①jù ②fāng ③qì ④lǚ 3.①担忧。②所以。③铺排。④赠给。⑤遵照。⑥因为。 4.①在 ②用 ③拿 ④只 ⑤的 5.①塔 ②匠师 ③喻皓 ④指固塔这件事 6.①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②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7.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三)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5—18题。(共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①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 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②人皆伏其精练。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钱氏据两浙时( ) (2)而动如初 ( )

  (3)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4)但逐层布板讫(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① ②

  17、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18、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4分)

  15、(1)当政(或作官、管理) (2)当初、原来 (3)派、叫 (4)完(共2分。答出2个给1分)

  16、(1)匠师按照他说的话去做,塔就不动了。(2)人们都佩服他技术熟练。(共2分。每句1分)

  17、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2分)

  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其它分析只要恰当也可)(2分)

  (共4分。写出两点原因各1分;写出启示给2分)

  18、匠师能虚心好学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要面子,不敢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共4分。答出1点给2分。)

  四、 阅读《梵天寺木塔》,回答问题。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 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思。(4分)

  (1)患其塔动( ) (2)贻以金钗( )

  (3)钱帅登之( ) (4)乃以瓦布之( )2、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课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详略得当,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身稳固的原因较详,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略写,你能说说这样处理详略的好处吗?(2分)

  1、答:(1)嫌,担心。(2)赠给。(3)指正在建造的木塔。(4)用。

  2、答: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3、答: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身稳固的原因较详,这样便于体现喻皓技艺的高超,交代清楚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一笔带过,略写。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