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 > 高二理科
脊椎动物消化系统比较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Lisa发布日期:2015-07-04 14:33:42
消化系统:消化管道两端(口前端和直肠末端)为外胚层内陷形成,消化管道的最内层即
 
粘膜为内胚层形成,管道的其余部分为中胚层形成。
 
1、牙齿:与盾鳞同源,由外、中胚层形成
 
软骨鱼类:牙
 
硬骨鱼类:牙、鲤形目的咽喉齿
 
两栖类:牙,有锄骨齿,蟾蜍无齿
 
爬行类:牙,有翼骨齿和腭骨齿,鳄类具大小不同的槽生齿,在上下颌
 
鸟类:无齿
 
哺乳类:仅上下颌具齿,异型(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槽生齿
  
再出齿,哺乳类齿式,食肉目的裂齿
 
进化趋势:多出—再出,量多—少而恒定,同型—异型,广泛着生—上下颌
 
侧生、端生—槽生
 
2、舌: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的舌为肌肉质,可动
 
鸟类的蜂鸟和啄木鸟的舌可伸出
 
3、唾液腺:水生动物无唾液腺
 
哺乳类唾液腺含淀粉酶
 
其他动物的唾液仅湿润食物
 
4、咽:陆生动物的内鼻孔出现,食物和空气的通道及相互关系
 
两栖类—口咽腔交叉
 
鳄类和哺乳类—出现次生腭(硬腭),内鼻孔后移,咽交叉
 
哺乳类—出现肌肉质软腭,内鼻孔进一步后移,会厌软骨
 
5、食道:爬行类开始食道与胃分化明显,食道延长
 
鸟类的食道中部有嗉囊
 
6、胃:从爬行类的胃分化明显
 
鸟类:腺胃和肌胃
 
哺乳类:偶蹄目的反刍类,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分泌胃液)
 
7、肠:进化趋势:增加分化程度,增加消化吸收面积,与食性的结合
 
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鸟类)、回肠,大肠—盲肠(爬行类)、结
 
肠(哺乳类)、直肠
 
七鳃鳗的盲沟,软骨鱼的螺旋瓣肠,硬骨鱼的幽门盲囊
 
高等动物的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
 
根据牙齿的形状、肠的长短判断其食性
 
8、泄殖腔与泄殖窦、泄殖孔、肛门
 
具有泄殖腔:软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单孔类
 
具有泄殖窦、泄殖孔、肛门:圆口类、硬骨鱼类、哺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