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 > 高三新闻
自主招生过程中要关注哪些心理问题?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Ashley发布日期:2013-07-28 13:37:46

 

08.自主招生过程中要关注哪些心理问题?
    打赢自主招生这一仗不但需要强劲的实力,还需要一个好心态。我们既不能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不能陷入“急、慌、乱”的误区,而应该认真把握,努力备考,理性地搭乘这趟“名校早班车”。下面描述的三种典型病相,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一定要注意避免。
    1.等待成绩,坐立不安
    从考试结束到结果公布有一段时间,如“华约”、“卓越’’等联考一般为考后两周出成绩。在这段“空窗期”中,有些同学既希望成绩快点出来,又担心自己考得不好,天天坐立不安,完全没有心思读书,宝贵的备考时间就在这种焦虑情绪中白白流失。同学们须清楚,这时一般已进入高考最后百天的关键冲刺期,是一天都浪费不得的。考后等待成绩的焦虑情绪虽是人之常情,但仍应尽量说服自己,迅速回到正常高考复习状态,把影响降到最低点。
    2.失利阴影,挥之不去
    自主招生考试难度大,又是高手云集,竞争自然异常激烈。有些一路顺风顺水的优秀高中生可能考出自己的“史上最低分数’’,甚至还可能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有些同学为此情绪低落,个别同学甚至久久走不出失利的阴影,在最后学期走进“下降通道”,使自主招生从进入名校的“垫脚石”变为“绊脚石”。
这些心态殊不可取。同学们应发挥积极心理学的力量,从积极面看待问题:这一次挑战受到挫折,只要再加一把油,高考时再次挑战一定可以胜利;有些同学只不过比较早“预订”了名校的席次,但只要我接下去铆足全力,名校座席仍然虚位以待!当然,如果实际结果和目标差距较大,若能在全面分析考试结果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目标,也不失为参加自主招生的收获。
    3.骄傲自满,意志松懈
“败不馁”难做到,“胜不骄’’就更难做到了。有些同学在自主招生中取得了好成绩,就以为“三个手指捏田螺”了,在最后复习阶段丧失了干劲和拼劲,结果成绩直线下落,无法享受自主招生政策,当初是“一步之遥”,现在却“咫尺千里”了。我们建议,获得优惠政策的同学应该“忘记加分”,不可以有丝毫松懈的情绪,而要一如既往地拼搏奋斗,剑指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