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 > 高三新闻
考生父母要做信息参谋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教务部发布日期:2014-12-24 12:32:26
上周,教育部公布了有关高考的一系列改革新政。备受高三考生和父母关注的几大报考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从无从下手到有迹可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手握政策的高三生父母要怎样担负好孩子身边信息参谋这一职位呢?过来人给出的建议是,考爸、考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政策有目标地筛选出与孩子相匹配的报考资讯,及时提供给孩子做选择。
 
早到位,做好案头工作
 
每到岁末,准备选报自主招生的考生就会特别忙碌。既要做好期末考试复习,还要费心准备自主招生材料、报名等一系列事情,考生压力之大不言而喻。随着2015年高考自主招生移至考后进行,这类考生再不用在高考复习期间“分心”备考。
 
然而,在孩子得以减负的同时,考爸、考妈却不可松心、撒手。高考看似只有两天,实则是考生和父母同心协力修炼数年的一次团体功力展示。若能让孩子有所准备地走上考场,心理方面的优势就能化为一股自信的力量。提前弄懂政策,让孩子尽早了解所需的报考信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做法让上届考妈赵女士全家尝到了甜头。
 
为了帮孩子顺利迈过高考这道关卡,赵女士很早就着手做信息储备。从孩子上高一那年起,她已开始从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考试报等正规、权威渠道获取招考资讯。各类考试何时开始,考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诸如此类事项,她都认真地标记在一个专门的记事本中。凭借几年了解到的过来人经验,赵女士将孩子备考期内可能会用到的相关证件、证明材料按类备好。孩子高考那年,她还严格按标准,提前打印好数份材料以备不时之需。就这样,大事小情上都提早筹划到位,赵女士一家人总能以自如的状态,轻松应对一次又一次的考核。
 
动起来,扮好参谋角色
 
如果说上半学年的主要任务是动脑筋捋政策,到了下半学年,父母则要有的放矢地完成信息的收集、筛选和问题咨询,此时就需要手、腿、嘴一起开动。
 
在消化好招考大政策的前提下,赵女士建议考生父母可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制订孩子的“单兵作战”计划上。“应该与孩子经常沟通,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一套孩子认可并愿意执行的方案。”在赵女士看来,整个陪考期内,父母一定要将自己定位在参谋这个辅助性角色上,切忌遇事就替孩子做主。因为,良性互动的基础是亲子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
 
在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考生父母要充分做好时间规划。工作日的空余时间,父母不妨养成每天登录孩子心仪院校网站的习惯。在那里,父母既能了解学校的大体情况,又能在第一时间获知院校最新的报考资讯。周末,父母还可到目标学校探访一下。实地的考察会让人对学校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知。此外,听取在校生的感受和身边的高考过来人的建议,也是一条不错的获取信息渠道。
 
在孩子的备考期内,考爸考妈可充分调动全家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同时间段,以各取所长、分工合作的方式为孩子做好考前各项储备。有了得力的“参谋”出谋划策,考生势必会少走弯路,以最佳状态步入高考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