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 > 高三语文
十年(1997-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32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MAAIDING发布日期:2014-06-25 13:57:59

  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译文

  [译文]1

  鞠咏考中进士,他以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王化基做了杭州知府后。鞠咏被提拔,被朝庭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鞠赴任前,先写了一封信和一首诗寄给了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去对他的栽培奖进,(又说)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以诗文往来同乐了等内容。王化基却没有给鞠回信。鞠到任后,(王化基)并未给予任何特别的礼遇,而考察督促鞠的政事却非常严格。鞠咏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奢望得到王公的额外关照,而是专心治理县事。后来王化基入朝被任为参知政事。他到职后首先推荐鞠咏。有人问他问他原因。王化基说:"鞠咏有才干,不怕被埋没。我所为他担心的是气盛和骄傲,所以我才有意压制一下他这种情绪,以使他的品行更高尚。"鞠咏听到这些话很感动,从此更把王化基当做良师益友了。

  释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即“作官”。

  [译文]2

  古代大将的指挥才能,大都是先天赋予的。然而他们作战时的取胜之道,都是先要了解兵力部署的虚实,而把避开敌军实力、攻击其薄弱部位作为百战百胜的方法。文士写文章与大将军指挥作战一样,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文章的立意如能出人意料就巧妙,文笔富有变化就奇特,文章布局打破常规就不落俗套,用词能广泛搜求吸取就畅达。古今名作虽然很多,但决没有难写勉强写,或就事记事,或无言滥写,或平铺直叙而能写出好文章的。所以一个题目到手,必须先静下心来考虑题目的意蕴和范围,由实字探求到虚字,由有字句处探求到无字句处,再探求到上下四方,使题目再无其他意思被遗漏。等到弄清题意动笔写作时,别人用数十百句还不能写完的,我只用几句话就交代清楚了,等到文章写完了,反而觉得有数十百句在笔下。对于别人几句话就写完的,我则能写出几十句几百句,波澜起伏,摇曳多姿。等到写完,反而觉得纸上不多一字。如果这样写文章,又何必担心文章理不明、辞不达、文无神韵、文气不足呢?这就是所谓避实击虚的方法。大将军用这种方法作战,文人用这种方法写文章,可以纵横天下,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