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月历 > 九月 > 中考经验
名师分享:在学习上怎么从零基础走向巅峰(3)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乐游春天发布日期:2014-06-24 14:23:11

   我要问几个问题,第二天老师要讲就一定等价于所有题目要全做吗?如果有比较难的题目,那么一定要在这一道题目上死耗半小时吗?考试时候会给你这么多时间让你去做一道题目吗?有同学会说看到一道题目不会做就跳过去等老师讲,那么自己的独立解题能力从何锻炼?对于有一些基础想拔高的同学,有不太会的题确实需要尽量独立思考,尽量少看答案少问题,但是一定要在自习课这么宝贵的时间死耗半小时吗?难倒不能先把这道题放放,等下课后走路吃饭的时候不能在脑子里思考这道题吗?这样一开始把会做的题目做了,把不会做的题目的思考时间放在零碎时间,就能挤出多少时间来?挤出来的时间不就能复习了吗?就是这么一点点复习的时间,区分开了会学习和不会学习这两种学生,就是这么一点细小区别,就扭转了整个局势,拉开了成绩差距。

  大家可以观察下,成绩顶尖的学生有几个是整天抱着学校发的作业不停的赶赶赶?他们做作业的时间往往很少,都是在做自己的安排,都是靠前面一些方式挤出的时间去做了更多的事,比如复习、总结这几天的收获,然后利用这些收获再去刷更多的题,就导致收获又多了很多又可以总结出更多的东西,导致科目水平提高,做作业也就更快,也就挤出了更多的时间做了更多的事,从而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日积月累下来其他最初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还在日复一日的耗时间赶作业,而对这部分同学来说作业发下来随随便便就能做完,甚至都不需要怎么做,因为里面的多数题目都太熟了,只需要做个别题目,省出来的大量时间用于刷题或者考试,这差距就再次拉大。

  所以要想从这个圈里面跳出来进入另一个良性圈,可以提炼出几个要点。

  首先作业要选择性做,把自己会做的做了,其他不会做的题目适当思考下,然后放脑子里利用零碎时间去思考,实在想不出来就等老师讲,这样既省出了大量时间,又不会导致老师讲的时候跟不上。

  另外,省出的时间去做什么?之前的作业你都做透了吗?随便从里面挑出几道你之前做起来很吃力的题目让你脱离任何提示你能做出来甚至给别人讲出来吗?如果不能,那么就做这些工作,一遍遍的去复习巩固之前做的很吃力的题目,因为这才是你能收获能进步的关键点啊,只有把那些你不太熟不太擅长的题目做熟做透,你的水平才能提高,才有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啊!每个人都有一些让自己咬牙切齿的科目和题目,有一些让自己做过一遍怎么都不想再去面对的题目,但这些才是自己真正的短板,这些才是自己分数提高的源泉,如果你一直逃避,那么等待你的就是安逸的死亡,硬着头皮把这些磕磕绊绊坑坑洼洼的地方吃透磨平,你的学习水平才会得到本质上的提高,一旦把那些让你咬牙切齿的题目做懂做透,做到信手拈来的地步,那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做其他那种特别顺手的题目所无法比拟的。

  每天省出来的时间,每天都去复习,就盯着自己的薄弱点盯着老师讲过的东西复习,然后再有时间的话就找其他资料盯着类似的题目一遍遍刷题,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刷的越多越好,这样下来,不知不觉间,你就也从怪圈里跳了出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经过大量的训练以及大量的钻研,必然就从略懂到了熟练,那么也就拥有了考好的资本,只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成绩一般会有波动,有时可能考的很好,有时可能考的很差。这是很正常的,但考差不代表水平很差,只是考试的技巧还没练成,毕竟离最后一阶段还有不少路要走,但是能跳出“怪圈”的学生,我相信就完全有能力有潜力走到最后一阶段。

  所以我对大家的期望就是,处于第一阶段的学生努力先进入这个“圈”,并且提前做好从“圈”里跳出来的准备,尽量在这边就有意识的去培养这种学习习惯,等回校之后很自然就会从圈里跳出来。

  对于在第二阶段“圈”内挣扎的学生,我希望大家能看到这篇文章后深思一下,想想自己学习上是不是出现了我说的那些问题,如果是的话,能不能想明白以后该怎么做,有没有从圈里跳出来的魄力和决心,有没有甩开那种“从众心理”的魄力,有没有想成为尖子生的愿胆量和雄心!?

  如果有的话,那么就行动起来,别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别整天有气无力的,我最烦看到晨读或者班空时候往桌子上一趴睡觉的,我真想问有那么困吗?需要每天熬夜熬到几点搞的第二天一天都病怏怏学习效率都那么低吗?以前高三的时候,每次晨读下课班里都倒下一片人,但我一整天都是生龙活虎精神抖擞的,做题做一整天都做不累,每天睡的都挺早第二天起的也不算很早,但每天精神状态好就使得我学习的时候效率就很高。

  别整天挑这挑那,多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多利用零碎时间思考几道题,我就不信成绩就还上不去了,说其他的都是借口,无非就是不想去努力罢了!都是十七八岁生龙活虎的年纪,拿出点魄力和精气神来,顶着困难和压力前行,心怀梦想,励志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