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运用。(共22分)
1. (1)C (2)B (3)D (4)南北文化渡运河或运河文化通(连、跨、传)南北 2. D 3. A 4. C (共14分,每个2分)
5.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其他符合要求即可)(评分:本题共5分,每句1分。添字、漏字、写错字均不得分)
6. 答案:①祥子 ②标准或样子 ③答案示例:祥子的命运为什么这样悲惨?
(评分:本题3分。每空1分。第③空只要围绕祥子的的经历、扣住主题提出问题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3分)
7. A(2分)
8. C(2分)
9.(先帝)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惋惜痛心遗憾的。(2分)(译出“未尝”“痛恨”,大意正确给2分)
10. 答案示例:(3分)
谋 策 |
是否实施、是否实现 |
依 据 |
|
|
①三国时期地图中益州在蜀国,而荆州在吴国。 |
|
②实现 |
|
③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或:率众出川 |
|
|
11. 答案要点:可从德、能两方面评价。德:为臣子,忠心耿耿。为报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的充分信任之情;为报先帝而忠陛下,临行前忆往事言真情,用心良苦,只为兴汉室还旧都。能:具有政治的预见性。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能:知人善任,为后主刘禅推荐文臣武将。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能率领军队平定南方,备足兵甲后又要带领军队出师北伐,兴复汉室。)(评分:本题4分。德的方面答出“忠”1分,能结合材料分析1分。能的方面答出“政治的预见性”(1分),能答出“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1分。若答出知人善任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并结合材料分析只得1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12. 答案:①黄昏时分朗润园独坐湖边,静静怀想。②回忆季老书文中尊师重友的有关内容。③怀想季老对在世及离世的师友的尊重之事。(评分:本题3分。每空1分)
13. 答案:②③两段主要描写朗润园中年轻人和日语系学生对季老的仰慕尊重之情,这自然引出下文季老对师友的尊重内容的回忆,也让读者领悟到季老得到如此尊重的根源;还为文章结尾“尊人者,势必得到人的尊重”这一议论提供依据。(评分:共3分,每个答题点1分)
14. 答案:A、B、D(评分:本题3分。每个正确选项1分)
15. 答案示例:划线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尊师重友的光荣传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仅提倡还要传承(1分),要像麝香即使捣成灰尘依然香如故,要像莲藕即使折成寸断依旧丝相连,这一光荣传统要代代传承、历久弥香(2分)。作者希望更多的人能像开白色轿车年轻人和日语系的学生那样受到季老尊师重友的影响,弘扬并传承这一光荣传统(2分)。(评分标准:本题5分。对第一个比喻句的理解1分,第二个比喻句的理解2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
16. 答案示例:坎宅巽门是指正房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1分)的院落(建筑)布局(建筑模式)(1分) (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
17.答案示例:
短语:中国北方(2分)
理由示例一:因为横线后面的宾语是“北半球的黄河流域”,因此,横线处的主语是“中国北方”。
理由示例二:文中第⑦段说“其实,不仅仅是四合院,中国北方普通的民居住宅也通常采用‘坎宅巽门’的布局”,横线处的句子在说老北京四合院“坎宅巽门”布局在地理环境上的科学性,因此,此处应填“中国北方”。
理由示例三:全文都在说“老北京的四合院”,而老北京位于“中国北方”,“中国北方”从地理方面说又属于“北半球的黄河流域”,因此,横线处应填“中国北方”。(评分:共4分。填对短语2分;结合文中知识或地理知识进行说明2分。摘取原文句子(地理知识)且正确1分,有自己的分析1分)
18. 答案示例:①在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能把《易经八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的建筑布局的设计上,研究出“坎宅巽门”(1分)。
②利用这种建筑布局建成的院落能符合中国北方地理环境的特点,适宜人们居住(实用性强)(2分)。
③不仅符合人们趋吉避祸的传统心理,还适应人们保持私密性的文化心理(2分)。
(评分标准:共5分,第一个要点1分,第二、三个要点各2分)
19. 答案示例:继承和弘扬孝文化之精华才能安身立命齐家治国(我们应继承弘扬孝文化之精华)。(直接提取第三段的原句且正确给2分)(评分:本题3分)
20. 答案示例:答案:孝的本质之二是“敬畏”(评分:本题2分)
21. 答案要点: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洗刷和消解了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和未来约定,人们忽视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所以说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2分)可从正反两方面谈看法。正面:亮明观点,我们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或弘扬孝文化的合理内核;解释观点,结合文本内容解释为什么,证明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论证。(反面:举出社会上一些道德沦丧现象,给自己安身立命、齐家治国带来的危害,并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解决的方法。)(3分)(评分:本题共5分。第一个要点2分,第二个要点3分)
四、作文(50分)
22. 本题10分。符合劝说的语言形式(2分),指出小明的问题并讲清道理(3分),提出解决办法(2分),语言通顺(3分)。
咨询电话:4000-72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