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三 > 初三化学
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分析:溶液及分类
来源:人人学教育人人学教育 编辑:piao发布日期:2013-07-13 00:00:00

溶液及分类

一、基本考点

考点1.溶液、乳浊液及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液:①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特征: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③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静止后分层。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① 吸热:冰,干冰,摇摇冰

② 放热:氧化钙,氢氧化钠,浓硫酸

考点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

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升降温,加溶质溶剂,恒温蒸发溶剂等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有两种:

①若溶液中有溶质,观察溶质是否减少,如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

为不饱和溶液;②若溶液中无溶质,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如溶质不溶解

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考点3.溶解性、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有关,用易溶、微溶、难溶描述。

(2)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

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影响固体物质溶 解度大小的因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外因:温度, 大多

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把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

溶解度标在图上,画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①同 一物质在不同温度 进的溶解度数值;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

时的溶解度数值;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

度的大小。

考点4.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是指该气体在压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2)气 体 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和

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5.晶体及结晶(拓展考点)

(1)晶体:凡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如食盐晶体是正六面体(立方体)。

(2)结晶:①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 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②结晶的方法:a.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民结晶。b.对溶解度

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

三、创新考点

考点6.利用溶解度知识配制溶液、分析物质所受浮力改变情况等问题(跨学科渗透考点)

在液体中如果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浮力,则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则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则上浮。由浮力公式可知,只要我们改变液体的密度,则浮力就会改变,如果

液体的密度变小,则浮力变小,物体要下沉;如果液体的密度变大,则浮力变大,物体要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