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三 > 初三新闻
中考考前一周如何有效复习?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千寻发布日期:2013-07-28 15:10:12

 

05.中考考前一周如何有效复习?

考前一周,很多考生都会感觉心里没底、信心不足。无论是学习优秀的考生,还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考生基础薄弱、复习不充分,容易导致对自己丧失信心,成绩优秀的考生可能由于中考前过于放松而导致考试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考前一周如何复习更有效呢?从多年的备考经验看,生活要有规律,科学调整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最后关头的考试,制约考试发挥的因素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或者说是心理因素。具体说,考前一周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树立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保证。同学们应当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能行。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要怀疑自己,而要平心静气;然后向老师和同学征求意见,再调整复习计划,充满信心地前进。考前不要过多的做难题,偏题,怪题,不要陷于盲目的做一些地方的“二模”试卷或考前仿真试卷。否则,会感觉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增加对考试的恐惧心理。

  2、老师家长要适当的鼓励孩子:很多考生都特别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老师说的话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比家长还要重。像陈薇薇这种情况就很具代表性,在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老师的表扬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胜过家长千句万句的唠叨。家长应注意平复心态、安定情绪,避免与孩子发生口角、冲突,造成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影响正常的备考。

  3、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考前一周的复习要回归基础,查漏补缺。复习的蓝本是你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案、教材和第一轮复习用书。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回顾,考察自己在哪个知识点容易出错,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弱点,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千万别盲从,不要看见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要抓住自己复习重点,有针对性地按计划进行复习。

  4、重温错题,重视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梳理:认真浏览测试过的且经过老师讲评的试卷。以错题重温为导向,回忆知识和方法,和一些常犯的错误,保持好的解题感觉。错题重温要重方法,轻难度,注意答题规范 ,在看以往做过的练习,要特别关注曾经发生过错误的地方,加深印象。利用错题档案本,进行错题改正,并且做上标记,用明显的颜色总结、归纳错误原因,做好复习“备忘录”,备忘录上一定是你总结出的最精辟、最能适合自己记忆与理解方式的结论.要做到从一大堆书和笔记中解脱出来,完成由多到少的转变,进而加以巩固和记忆。 

  5、适当练习,体验考试的试题风格:考前一周,应当以概念复习,知识梳理为主,减少大容量的练习。可以适当选择性的每天选做一些难度适中的模拟试卷,。适当练习的目的主要是熟悉考试题型,体会做题的思路,计时做题,控制好解题的速度(训练做题速度以适应高考的要求)和答题规范,不会因为考前没大量的做题,而感到生疏。这样可以保证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状态。

  6、劳逸结合,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考前一周,拼时间、打消耗战不足取。有些考生认为剩下的时间太少了,就夜以继日地学习。她也越来越着急,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学习,每天晚上都一两点才睡。上课也很难集中精力,总想睡觉,白天听不好课,晚上有开夜车,形成恶性循环。考生要注意动静结合,缓解紧张的复习状态。

  充分利用最佳记忆时间(一般是起床后半小时,睡前半小时)来复习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如模型的建立,定理,定律,推论,公式等。把重要的概念、规律及重要的公式和推论,提纲挈领地在自己头脑中回顾一遍,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网络。要重视实验,这是理化学科的特点。每科都有一道实验题,尤其要重视设计性实验。

  临考前不要突然打破自己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考生今晚不要再“开夜车”。 考前一周更应注意适当调整作息时间、生物钟,使自己在中考考试时间段处于最佳状态。例如中午学习时间调到130,中午要午休,晚上学习时间不宜过晚,1000左右就休息。忌剧烈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等,睡前温水泡脚防失眠。要避免过度疲劳,用脑过度,饭后家长可以适当陪同孩子散步,聊聊天,听听音乐,放松心情,提高的效率。注意不要玩电脑,上网打游戏。

  7、合理饮食,不要迷信补品提高成绩:注意饮食卫生,考前应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吃饭,不要暴饮暴食,忌酸辣咸腻,忌食烧烤、海鲜等食品,不要乱喝饮料,不要吃太油腻的食品,水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后食用,讲究卫生,防止胃肠疾病的发生。更不要乱用滋补品,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东西上,企图考试时“超常发挥”是不明智的。另外,切勿因天气炎热而过多饮用冷饮,或者为防止打瞌睡而喝大量的浓茶和咖啡,导致消化道系统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