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三 > 初三新闻
实验班介绍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千寻发布日期:2013-07-28 15:29:23

 

01.实验班介绍

         本节介绍了四中道元实验班和实验中学实验班,除了这两所,还有101中学,十一中学的科学实验班,钱学森班等。

         3.1四中道元实验班

         四中道元培养计划从20109月正式实施。旨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依托学生的兴趣领域发展其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独特的思维视角,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广泛兴趣和敏感性,使他们关注自然与社会现象,为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道元培养计划是一项全新的教育探索,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要基于下述前提假设:创造是人的精神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明确而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创新本质上是对旧有思维定势的突破;学习活动是脑神经系统的构建过程;创造力的发展需要自由遐想的思维空间;才智的拓扑结构设计。

         道元实验班是道元培养计划的实施载体,其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必修课课时数减少,基本不安排习题课,以减少重复性训练时间;尽量减少考试次数,考试实行单独命题,增加了开放式的考试;每周安排3课时研究与交流课程;每周安排3课时自主与探究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艺术课;施行全员导师制以及双导师制(聘请校外导师);部分科目采取分层次教学;有些学科增加了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学习内容;学生定期组织道元论坛,并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从目前学生的发展状况来看,道元实验班的多数学生已经适应这样的教学环境,所有学生的兴趣领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而且学生在其兴趣领域中的发展水平已经明显超越了同龄人。

         3.2实验中学理科实验班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在理科学生培养和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中优势突出,具有承办国家教育部十届全国理科实验班实验工作的扎实基础,并且在历届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理科学生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新课程改革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理科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理科学习水平,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理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后备军,实验中学在全国理科实验班的基础上,建立了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班,重点探索高中教育与大学的衔接培养模式。

         在课程安排方面,根据学校自主设置的必修+专修+选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理科实验班适当整合文科类必修课程(政治、历史、地理),增加学科类(数学、物理、化学等)、综合类(生涯规划、国学、艺术等)、活动类(科技、体育、班团活动等)专修课程的课时比例,突出理科课程、国学课程和艺术课程特色课程。

         在教学方式上,理科实验班主要采取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重视对学生学科竞赛的科学辅导与训练,促进学生知识纵深发展、奠定某学科深厚基础的同时,发展终身学习和高效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科技活动及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学生科技实践的机会,创造科技实践的环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师资配备上,理科实验班聘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大学教授,让学术权威引领学生感受高端学术的无穷魅力;聘请特级教师、市区骨干教师,让学校名师激发学生与教师共同PK,勇摘学科之星;聘请国学、艺术底蕴丰厚的实力派教师,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全面、均衡发展,科学与人文素养共同提高。

3.3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

北京市十一学校举办科学实验班以培养未来科学领域里的研究性高端人才为指向,在高中阶段着力加强学生在科学精神、学术能力和自主学习品质等方面的成长。

         特殊人才的培养需要特殊课程的支撑,为此,十一学校在科学实验班的课程结构中加强了与自然科学类内容有关的课程。例如增设了科技论文的写作、科技英语、德语、俄语等课程模块;设置了大学先修课程和经济学课程;为工程类专业倾向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语言、手工制作和数控机床技术等技术工具类课程;开设科技史话课程;开设综合科学活动课程,每年两次,每次两周,主要进行系列科学考察活动和到科研院所的著名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过程的深度体验;设置专门的科技探究报告答辩课。

         为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较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还增加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设计更多的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例如音乐分3个模块,体育分8个模块;实行长短学期制,长学期用于主修学科课程模块,短学期进行综合科学活动的体验;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方式,设置90分钟、40分钟和20分钟三种不同的课时;实行学分制,在2-4年内,学生只要修满课程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可以申请提前或推迟毕业。

         从事研究性工作需要对科学的热爱和专业的坚守。为了让学生喜爱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实验班还改革了教与学的方式。例如学习同样的内容,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是一节课里,有的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有的选择课堂讨论,有的选择听讲。

         为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质,科学实验班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例如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三个导师,成长导师和学业导师由校内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和博士、硕士教师担任,学术导师由著名学者、教授担任。

3.4北师大附中钱学森班

北京师大附中是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母校。为了总结钱老中学时代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北师大附中开办钱学森班,探索健全人格理念下杰出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北师大附中钱学森班依据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理论及创新人才要培养概念创造力创造执行力的观点,以全人格、高素质为育人目标,努力使学生的人格与智力朝优质创新方向发展。

         为此,钱学森班构建了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特点是: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增设《伦理学》,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强化英语教学,增加国际交流,培养国际化能力;强化计算机教学,培养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精心组织艺术教育,探索艺术对创新思维的促进;增设创新课程,建设创新教室;坚持志愿者活动,培养爱心、社会责任感与宽广胸怀;多读书、多动手实验,增加社会实践,锻炼坚强意志;多设选修课,实行开放式,项目内外课程均可选择;与大学联合培养,大学教师参与授课,走进大学实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