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就等于提前赚了高考20分。近日来,为了这个“自主招生”,不少家长们“想了不少办法”。市二中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孙芳表示,能获得自主招生或小语种提前测试推荐资格固然好,但如果“办法”行不通,可能适得其反。
前日下午,由晨报与市教科院联办的“家长热线”第70期开通,本期值守专家孙芳就“如何冷静应对自主招生潮”与多位家长进行探讨。
从家长来电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有没有获得自主招生推荐资格,甚至已经通过考试获得相关大学提前录取资格的,自主招生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困扰都存在。
孙芳指出,每所高校给予中学自主招生或小语种提前招生考试的名额都有限,真正能通过考试获得加分资格的学生,只占所有考生人数的1/10或1/15。即便获得加分资格,高考这一关仍不可回避。建议学生和家长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自主招生,是一个个机会,也是一个个诱惑,但不要看得太重。
“自招”落选,孩子精神不振
一位母亲:学校推荐了5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一大学的小语种考试,女儿名列其中,她是成绩最好的一个。遗憾的是,在这次考试中,惟有她一个人没有通过笔试,失去这个机会。回来后,女儿一直闷闷不乐,学习也没以前积极,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势必对备战高考不利。请问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她重新振作起来?
孙芳:就因为这个孩子平时成绩一直很优异,她对自己的期望值一定很高。同去的其他同学都通过了笔试,惟独她一个人没通过,情绪上出现暂时的低迷很正常。这次失利,并不代表孩子没有实力,很可能是发挥得不好。
家长不要抱怨,也不要刻意谈这个话题,而要多鼓励孩子。自主招生考试只是一次机会,但并非通向理想大学的惟一渠道,即便没有通过也没什么,起码自己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经历,就当作是高考前的一次“热身赛”。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关键是要把握好现阶段的学习生活,凭她的实力肯定能考上更好的大学。
咨询电话:4000-72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