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科目课改内容难度减低了,学生学起来轻松了。而数学好象难度有增无减。平时,学生就普遍反映数学太难了(上课听的懂但自己不会做题)。经常听到社会上的家长抱怨:“我们家孩子初中数学怎样怎样好,可一到高中就学不好考不好呢?”作为教师,我们就有责任想办法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那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排除以上困难呢?老师该做什么,学生又该做些什么呢?
一、树立信心由于初、高中数学衔接梯度较大、难度明显增加,在教与学的方法上有很大变化,同学们一时不适应实属正常现象。但许多同学由于一、二次考试不够理想就认为数学很难,会在无意中形成一种恐惧心理。可见,要学好数学,首先要树立信心,认识到数学学习是有难度,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各有其困难之处,关键是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我们教师一开始应把课上得慢些,上的浅些,前几次考试也应该把试题出的尽量容易些,这方面我们学校的老师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当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现实,不能一两次数学考试失利后就对数学失去信心,慢慢地放弃学习,导致以后的考试一次比一次差,从而使得他更加没信心学好数学。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特别是女生)就考试的目的、功能及自己应采取的态度进行反思。考试的目的不是看成绩的好差,分数的多少,而是在检查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是否把概念、规律都掌握了。如果考得差,则说明还有知识没掌握,要求自己课外去复习、理解、掌握。
二、培养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对学习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有了学习兴趣的同学,其学习就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可见,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生对数学没兴趣主要有两个原因:内因、外因。外因就是老师的课上的不生动,或者是难度把握上脱离学生。内因就是学生自己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女生),他们把心事都放在心里,经常会把生活中的不快带到学习中来,还有就是有不清楚的地方也不主动及时去问老师。
所以我们想办法时也应从两方面着手,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他们平等交谈,和他们做朋友,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喜欢、认可你了,在课堂上你才能更容易的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还有,作为老师,要求能以积极态度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她们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咨询电话:4000-72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