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中考 > 中考二模
2014中考海淀二模化学试卷分析及冲刺策略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Alisa发布日期:2014-06-22 11:08:01

     海淀二模已经结束,中考网为大家整理了海淀二模化学试卷分析及冲刺策略,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今年中考化学考试说明的发布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主要的变动只有知识条目从110条减至102条,并且其中有很小的一部分降低了考试要求。广泛的解读是对知识的要求略微降低,但为了保证区分度,对于能力的考察应该会更加深入和全面。
   
    彼时,对哪些能力的考查会更加全面和深入,没人敢下定论。但是通过对一模试卷的细致分析以及与近三年的中考真题的对比,突破考查的这三大能力逐渐浮出水面:
   
    1、全面规范地表达;
   
    2、接受吸收整合信息分析混合物组成或者各组分性质;
   
    3、透过物质变化理清过程。
   

    最新出炉的海淀二模卷更是强有力地验证了这一点。下面就以海淀二模中的典型易失分题为例,为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
   
    1、全面规范地表达
   
    很多同学在分析问题时能够做到清楚透彻,但是只要一答题就会漏答或者答题不规范。以海淀二模29题(4)①为例,在描述乙试管中现象时,很多同学都只答了“铁表面附着红色固体”,而漏答了“溶液变为浅绿色”。原因就在于虽然对于Fe和CuSO4溶液的这一超经典的置换反应已经掌握的很好,这个反应方程式也早就写得滚瓜烂熟,但是在描述现象时却从来都只是凭感觉,不知道从“固体”、“溶液”、“气体”这三个角度去一一审视,所以只描述了“固体”的现象“铁表面附着红色固体”,而忽略了“溶液”的现象“溶液变为浅绿色”。
   
    虽然在海淀二模没有出现,但是还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在描述实验方案时要遵循“操作—现象—结论”这样的三段逻辑,所表达的实验方案才是完整的。这样的问题多出现在实验题33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上,有很多例题,后续会有深入的解析。
   
    另外,海淀二模32题【实验2】对于浓盐酸性质的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只答了“挥发性”,漏答了“酸性”。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在之前的练习和考试中对于浓盐酸“挥发性”的考查比较多,产生了惯性思维,反而忽视了盐酸更为重要的一个性质“酸性”,这也是全面规范表达能力欠缺的体现。
   
    2、接受吸收整合信息分析混合物组成或者各组分性质
   
    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定然希望能够得到尽可能纯净的物质,而在自然界中化学物质往往是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所以对于混合物组成的分析是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也是混合物组成分析一直是初中化学经久不衰的考查热点的原因。本次海淀二模,对于混合物组成分析的考查多达三处,综合此点在2013年中考和2014年一模的出现频次,说明对于该能力的考查必然是今年中考的必考热点。
   
    这三处分别是选择题24题关于变质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分析、填空题29题(4)③对于混合废液的成分分析、以及实验题33题对于“镁粉”中除去MgCO3的另一种成分的分析。
   
    虽然考查的情景不同,但对于能力的要求是相同。很多同学做这类题没有思路或者思路混乱,往往是因为在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上有欠缺。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同学在进行定性分析时得心应手,一遇到定量分析,也就是看到数据后,就不知所措了。以海淀二模33题【实验分析及结论】以及【实验反思】为例,出现了四个需要处理的数据:MgO、Mg(OH)2消耗的盐酸体积为10.4mL、7.2mL,0.5g”镁粉“和0.5g”Mg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相信即使分数出来了,拿到了试卷,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是不知道这四个数据如何处理。定量分析同样出现在了2014年西城一模30题、2014年东城一模30题、2013年中考33题中,所以对于这一能力的突破,应该在同学们的中考化学冲刺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3、透过物质变化理清过程
   
    做惯了”恰好完全反应“,本次海淀二模的综合计算题35题出现的“过量的20%的CuSO4溶液”着实令很多同学头痛,这也直接导致了”得到242.2g溶液“这一条件很多同学不会使用。其实,做好综合计算题35题,核心不在于规规矩矩地做好“解设列算答”这五步,而在于透过物质变化理清过程。
   
    这种题本质上来讲考查的是物质变化过程,当这个过程复杂到一定程度,就会超出很多同学目前所具有的的分析能力。很多同学喜欢盯着题干干想,回忆自己之前做过的题,拿这些题往上套,而不愿动手分析过程,所以总是做不出来。这就是“内存”与“硬盘”的矛盾:很多同学们做了很多题,脑中背下了很多套路,但是很少进行过程分析的训练,所以内存很小。短时间内提高“内存”可能性不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实现思维可视化,从而减小大脑的负载,轻松理清35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