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西城二模语文考试已结束,下面是李春明老师对西城二模“悦读”作文的解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原题呈现】阅读,常常也是“悦读”。读书,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这些都可以是一种愉悦的,让我们获得某种美好的感受。请以“悦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读书当然是种美好的感受,不过,这种美好可并不意味着作文分数的美好。
因此,首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别冲动,也千万别抱着非要写自己最爱的书的执念。切记:你即将参加中考;你必须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而不仅仅是向老师展示出你对读书的真爱。
“读”是内容,“悦”是主旨,我们最需考虑的是思路。这道作文题的最大决胜关键,一定是思路。
“悦读”一一不具备太强的故事性,但同学们并不缺乏感受。恰恰是这类题目,最令我担心。以为有话说,便可以写好作文,这样的想法可能变成一场灾难。因此,这篇文章,相对“该怎么写”,我必须得先说“不该怎么写”。
1、不该让书中的故事喧宾夺主一一你复述半天书中的人物故事,请问能展现你的什么写作水准?这样的文字只会徒占篇幅,无异于自废武功。
2、不该大段空发议论或抒情,堆砌感受一一这样写确实能看出你对书的热情,也应该会有思想的亮点,但我见过90%以上这样的初中生文章,逻辑凌乱,论理缺乏实据,你写得兴奋,但读文章的人只觉得无力且无趣。日常随笔尽可随性,考场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3、不该随性漫谈,不设框架脉络一一有“读”,有“悦”,有真切的场景,有自书至人的生发,即使如此,若题材没有精心筛选,顺序没有清晰铺排,那这只是把多种上好食材胡乱扔进锅里熬成的乱炖,暴殄天物啊!
下面,我们来聊聊,可以怎么写。
首先,这个题目的边界很宽,一本书,多本书,一类书,多类书,都是可以的。
接着,我说几个基本原则:要有具体的书,这才充实且真切;要有生活场景或情节细节的精彩刻画,这才生动且能展现你的语言水准(这一点尤其重要);要在“悦”中有思考启迪,“悦”只是浅层的情绪,必须有所深化,文章才能真正具有份量,而非轻轻飘飘。
最后,我提供几种具体构思,难以尽述,仅供参考,希望可以激发出你的更多灵感:
A、从小爱读书。小时爱读安徒生,充满美好与想象;后来爱读《草房子》,感受少年时代的纯真与苦乐;后来读《平凡的世界》,触摸苦难,激荡灵魂,感受到了更高精神层次的力量与愉悦。享受读书,好书引领我,成就更好的自己。(读书,展现成长)
B、我爱博览群书。我爱科学,《时间的形状》《果壳中的宇宙》让我对世界充满好奇;我也爱历史,《明朝那些事儿》《刀锋上的文明》引发我纵贯千年的深思;我更爱文学,《基督山伯爵》《悲惨世界》让我体味人心才是最广阔的宇宙。不同的好书,铺就我的求知之路,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读书,我的不同侧面)
C、有些书,如此动人,会让我流泪。眼里流泪,心里却是遇到好书的愉悦。读《简爱》时,我便哭了。我是个平凡的女孩,看到简爱像看到了自己,我在生活中曾经胆怯害羞,读过《简爱》,我在生活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要做个独立的女孩,用自尊与努力让自己绽放光彩。(好书改变我)
D、我爱书。在我家里,爸妈有个大书架,我有个小书架。我的大写字台,右边是电脑,左边是我的读书角。我喜欢在这里读书,我最喜欢黑夜时,在这里的静静阅读的时光。靠着窗户,尤其晚上还能看到星空。(我的阅读天堂·偏散文化)
E、想起从前自己所写的几篇文章,都跟“悦读”有关系。也许对大家写作文没啥帮助,不过,还是任性展示一下:《他人的悲喜》《与村上春树一起走过的日子》《我读书的三次诡异经历》。
好了,我就帮到这里了。
如果你不太喜欢读书,也觉得没读过多少书的话,我提个现实的建议:参考以上思路,结合课内老师要求过的名著,比如《骆驼祥子》《西游记》努力完成作文吧。毕竟,书不是随便选的,第一,要有品质;第二,要了解;第三,要有感情。退而求其次,也得符合前两点要求。对吗?
顺便提醒一句:爱上读书,未来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爱读书,登高求远心有余而力不足。
诚心之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