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学教育:2013年北京中考语文已经结束了,作文题目是“好奇”,那么你觉得这个作文题目难吗?我们应该从何入手,怎么审题呢?下面是学而思东学堂老师对2013中考作文——好奇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作文】
好奇,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 游记》;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请以"好奇"为题目,写一篇文 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字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解析:不仅仅从应试,也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今年的中考作文:作文的出题算是出乎意料,但但细细琢磨,也在意料之中。
何为出乎意料?“好奇”,在以词语为题目的作文考题中,似乎很难押准这个这个方向,故为出乎意料。虽然这个题目不容易押,其实它却是可以以各类别素材 往文章中填充的,只要素材运用得当,对于这个题目是完全可以应付的。例如:谁在好奇,好奇什么,因为这种好奇收获了什么,这样就能将题目转换成自己熟悉的 主题作文了。再者,今年的命题作文虽然题目难料,但命题组在之前以一段材料呈现,启发学生写作思路,并在材料最后指明立意方向,也算是为这个出乎意料的作 文题目降低一点“惊吓度”了。所以,从应试而言,还算温和。
那何又为意料之中呢?“好奇”,在近几年对应试教育的狂轰乱炸中,许多教授专家纷纷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犀利的思考,质问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们是否已成“考 试机器”,是否还有求知欲,是否对于周围的一切还有新奇感等等。素质教育、通识教育逐渐进入大家视野,并在学校的逐渐增多的选修课程中进入实践。“好奇” 就是在这样的宏观教育背景下的一个顺应潮流的缩影。意在引导学生在积累素材时能多质疑、常好奇,从而从潜意识层面激发学生对知识与生活的求知欲。同时也意 在引导学校关注教育界的大动向,引导老师从素质教育层面全面培养学生。故而以此宏观教育学角度看来,“好奇”这个题目也属意料之中。
本文对2013中考作文的分析在操作层面上讲,意义不大。旨在启发老师们和家长们从这个作文题目了解相关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培养倾向以及之后几年可能朝向的出题方向。
咨询电话:4000-72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