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三 > 初三语文
如何阅读鉴赏游记类散文?(2)
来源:人人学教育人人学教育 编辑:千寻发布日期:2013-07-12 00:00:00

 

  三、把握作者的情感
 

  游记散文中,作者总会或显或隐地对特定风物作出审美评价,或流露出自己特有的情绪和感受。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时,要深入地挥“情”解“意”,把握游感。具体地讲,就是要透过游记散文描写的自然景观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感情,挖掘和概括文章的主题。
 

  1.缘景入情法。
 

  游记散文中,作者往往是将感情浓缩于自然景物中间接地表露出来。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时应透过作者所写之景和所状之物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将作者情感的“借代物”——自然风景,还原为作者的喜怒哀乐。
 

  2.设身处地法。
 

  就是要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身份、阅历、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解析文章,把自己摆在作者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思想起伏和感情变化,力求与作者共鸣。比如,阅读鉴赏《瓢城古韵》,要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就要联系作者看到的景物、想到的历史思考。小巷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儒雅灵秀的巷名,甚至是那些颓破的墙壁、斑驳的苔藓、迎风摇摆的狗尾巴草和旧式的木排门等,都无一例外地把作者和读者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3.因果悟理法。
 

  有些游记散文,作者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阐述事理或揭示哲理。这类游记散文中,写景是说理的基础,说理是写景的升华。阅读鉴赏这类游记散文,要紧紧抓住所写景物的特征,细心领悟作者着意揭示的道理。这样,悟出了作者着意揭示的道理,自然就把握住作者的情感了。
 

  四、欣赏优美语言
 

  欣赏游记散文的语言,应主要从审美角度入手。
 

  1.品味形象美。
 

  就是透过语言外壳审视和品味游记散文语言的形象美。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不但要看作者描绘了哪些美的形象,还要看作者描绘形象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如此运用的好处,突出事物的情状。比如,《瓢城古韵》中的“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犹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喻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进而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
 

  2.鉴赏风格美。
 

  好的游记散文,往往独具语言风格,如朱自清的隽永、孙犁的清新、刘白羽的豪放、冰心的婉丽等。准确把握游记散文的语言风格,需要认真研读文章,通过反复比较和仔细把玩才能实现。比如,阅读鉴赏《鼓浪屿的快镜头》,我们会感受到舒婷那种清新、随意的语言风格;阅读鉴赏《瓢城古韵》,我们则会感受到张晓惠那种典雅、庄重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