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三 > 初三语文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大题思路概括
来源:人人学教育人人学教育 编辑:泮洋发布日期:2013-07-05 00:00:00
    议论文
     一)找中心论点
    1、参考题目或论题,找出作者对论题的判断或态度。
  2、如果题目有比喻义,概括论点的时候应该写出题目隐含的含义。例如:《学会转身》。
  3、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后就能得到中心论点。例如:《生命的真谛》
  4、有的需要找出关键句,进行筛选整合。例如:《读书使人优美》
  5、表达的句子一定是完整的陈述句。
  6、概括论点的时候,一定要参考总括段的关键句。  检验是否是论点的方法:是否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是否得到所有论据直接或间接的支撑。

  二)关键词的内容(文中所说的“俯而学”与“仰而思”分别指的是什么?)
  从文中找答案

  三)材料的作用总结:
  1、材料在观点前,直接引出观点_________或是上引出观点_________奠定基础。(例如:《君子之交谈如水》)
  2、材料在观点后,证明观点_________。(例如:《俯而学与仰而思》)
  3、材料在结尾,总结全文,深化或强调中心论点。(《学会转身》)
  4、材料与观点之间有阐释性的文字,揭示论点的内涵,或强调论点的重要性或必要性。。(例如:《君子之交谈如水》《说“慎言”》)
  5、如果是一则故事,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材料是名人事例或是经验教训或是名人名言,可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是增强文章的信服力。
  6、如果材料出现在段落或文章的中间,要考虑其是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注意:这道题必须和回答关键词的作用区分开来,如“第一段引用了诸葛亮的事例表明了淡定什么样的作用”。

  四)关键词句的原因:
(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一定要重点参考事例后面的前几句话(一般都是对事例的阐释),从中找到相关的关键词,同时也要参考本段论点,但不能生拉硬拽到中心论点上。

五)说明材料为什么能证明观点:
答题思路:
  1、解释观点的内涵或联系相关阐释性的文字;
  2、简述事例,重点叙述事例与观点的内涵相符合之处。
  3、分析表达的时候建立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六)段落能否调换
  找在全文找相对应或对照之处(一般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还有考虑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如上文写的是________,下文写的是__________)
  分析逻辑关系:第X段论述了______________,第X段论述了______________,第X段论述了______________,这_____段层层递进,紧扣论点____________。  也有可能会涉及到时间或空间顺序。

  七)文段中的材料能否调换
  找出观点,概括材料。  答题思路:材料A(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能证明B段的论点_____________;  材料B(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能证明A段的论点_____________。

  八、怎样得出论点(材料怎样证明论点)
  解题思路:  1、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分析具体过程及具体作用。(逐层分析的时候要明确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写了什么材料以及语句阐明了什么观点。)有条理的表达,使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表达顺序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