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6中考 > 热门关注
名额分配
来源:人人学教育 编辑:岁月如歌发布日期:2015-03-23 12:41:55
1.问:什么是名额分配?
 
答:时间:统招之前;名额来源:优质高中的录取名额的一定比例,2015年为40%;分配对象:本区优质高中初中部和普通初中,比例3:7;录取方式:A、B校独立排名,实行“分分清”原则。
 
2.问:名额分配是分配给指定的学校吗?
 
答:不是的,名额分配不会把名额分配给指定的、确定的学校,而是把这部分名额投放给该区县的全部初中。比如2014年人大附的名额分配共135个,给优质高中初中部50人,给普通初中85人。这就意味着:整个海淀区的优质高中初中部有50个人可以通过名额分配考上人大附,整个海淀区的普通高中有85人可以通过名额分配考上人大附。
 
3.问:参与优质高中名额分配的学校如何确定?
 
答:参加名额分配的优质高中和接收名额的初中校由区县教委确定。优质高中确定的原则主要是市级示范高中,以及部分被百姓普遍认可的普通高中。
 
4.问:名额分配的方式是什么?
 
答:优质高中将本校招生计划(不含中外合作班和特殊任务计划)的40%用于名额分配。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将名额分配计划的一部分分配给本区县优质高中所属初中,另一部分分配给本区县其他初中。
 
每所初中校分配到的名额原则上按照本校具有参加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人数占本区县具有参加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人数的比例确定。
 
5.问:哪些考生具备参加名额分配资格?
 
答:具有升学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且在同一学校具有连续三年正式学籍等条件,可报名参加名额分配招生。拟参加名额分配招生的学生均须参加2015年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有4类无法参加名额分配,分别是:往届生、外省市回京考生、外区县回户籍地考生、无升学资格的外省市户口学生。
 
名额分配实质上是教委对北京各区县教育资源的宏观调配,给普通高中更宽路径进入优质高中,因此把政策限定在了北京市各初中具有3年学籍的学生内部,避免了由于新路径的出现导致“中考移民”的发生。
 
6.问:A、B校单独排名是什么?
 
答:名额分配的招生名额按3:7的比例投放给优质高中初中部和普通初中,我们一般称前者为A校,后者为B校。
 
在录取排名时,都是依据分数来“分分清”,但是和统招不同的是:A校学生只和A校学生进行排名,B校学生只和B校学生排名,这就是A、B校单独排名。
 
由于B校学生不参与和A校学生的竞争,且本身名额就更多,因此给普通初中学生进入到优质高中的机会更大了。而A校学生内部的相互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个批次的竞争中可能会出现分数比B校高但是考不上的情况,但是由于名额分配不影响统招填报,这批优秀的学生依然可以在统招当中展现统治力。这就在宏观上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7.问:通过名额分配是否可以进入优质高中的实验班?
 
答:名额分配按优质高中普通班专业进行录取。考生名额分配志愿不能填报实验班。如果想报考优质高中的实验班,可在统一招生学校(专业)中填报。
 
8.问:名额分配的志愿填报要注意什么?
 
答:简单来说,“就高不就低”。如果孩子水平较稳定,往上填报半个到一个档次的学校;如果孩子起伏较大,填报孩子的历史最高水平相近档次的学校。例如孩子水平在人大附左右,可以把志愿全写人大附也没关系,这是规则允许的,就算落榜了还有统招的机会继续录取。名额分配无需兜底,或者说名额分配的“兜底”对应的是统招的第一、第二志愿,真正需要兜底的在统招的填报环节。
 
9.问:2015年名额分配政策有哪些变化?
 
答:变化一:比例继续上升,今年为40%
 
名额分配比例从去年的30%增至40%。全市89所优质高中共安排10028个名额分配计划,比去年增加2658个。2015年,全市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有70578人,这意味着约7名考生中就有1名能通过名额分配这一途径走进优质高中。
 
变化二:优质高中增加为89所
 
2015年参加名额分配的优质高中范围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增加了6所,共89所。新增的优质高中分别是二十二中、西城外国语学校、十九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四中房山分校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变化三:对参加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的应届生资格要求做了进一步细化,从“连续三年学籍”,变为“具有同一学校连续三年正式学籍”。这意味着,转学的中考生今年不能参加名额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