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本市中考首次增加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以下简称“市级统筹”)计划,放在名额分配批次录取。市级统筹计划共分三类,为更多考生提供了进入优质高中就读的机会。为此,专访了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为考生和家长详解这一新政策。
1.问:什么是市级统筹?市级统筹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市级统筹是为了加强市级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充分发挥部属高校附中作用,进一步扩大我市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的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机制。市级统筹是我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将通过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市普通高中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问:目前全市共有多少优质高中?参与市级统筹的学校与优质高中的关系是什么?
答:2015年全市共有89所优质高中,参与市级统筹中统筹一的学校全部为优质高中;统筹二为部分优质高中新建、扩建校区或城乡一体化学校,统筹三为部分优质高中和部分普通高中。
3.问:市级统筹分几种类型?什么样的孩子有资格报考市级统筹校?
答:从2015年开展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工作,招生计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十所优质高中的跨区县招生计划(简称“统筹一”);
第二类是部分优质高中新建或扩建校区或城乡一体化学校的招生计划(简称“统筹二”);
第三类是部分艺术、体育类高校与普通高中联合培养的专业招生计划(简称“统筹三”)。
统筹计划按类分配到各区县参加名额分配的初中校。有参加名额分配资格的考生都可以参加市级统筹。
4.问:如何安排市级统筹招生计划?指标分配的原则是什么?如四中的统筹计划数如何分配到各初中校?
答:市级统筹招生计划由市教委统一安排,面向全市,有所侧重。除统筹一类外,统筹二类和三类的计划适当向学校所在区县和周边区县倾斜。如四中房山分校除把大部分招生计划安排在本区外,还向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有所倾斜。
市级统筹计划指标会分配到所有有名额分配资格的初中校。统筹一的10所学校共安排368个计划,安排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以外的所有初中,也就是说,每所初中校基本能分配到1个统筹一计划指标。
如今年延庆县共获得10所统筹一学校的18个计划指标,将这18个计划分配到每所初中校1个,10所优质高中的计划“打包”安排,18所初中的考生分别填报这10所优质高中志愿,根据考生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每所初中校只有1名考生能被录取。
5.问:市级统筹是否细分区县计划?统筹二、三类是否可以在东、西、海三区招生?
答:所有市级统筹都要细分区县计划,其中,统筹一类不能在东、西、海三区招生,统筹二类和三类则面向全市所有区县初中校分配招生计划。
6.问:什么是统筹二计划?市级统筹中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培养模式是怎样的?
答:参加统筹二的学校都为部分优质高中新建、扩建校区或城乡一体化学校。这些学校拿出所有的招生计划,一部分招收艺术素养班学生,另一部招收纯双培、外培计划学生。学生经艺术体育素养测试合格后,经高考录取到有双培或外培计划的市属高校时,可申请转入该校双培或外培计划。
对此类考生而言,无异于增加了一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比如统筹二和统筹三考生,经过三年学习后艺术素养考核合格,高考分数达到北工大的录取分数线,但并不够北工大双培计划的录取分数线,在被北工大录取后,也可申请进入该校的双培计划。
7.问:什么是统筹三计划?
答:统筹三的学校是指部分优质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与艺术类院校联合培养。学生经过三年艺术素养学习后,考核合格,进入市属院校就读后,可申请加入该校双培或外培计划。
8.问:什么是“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
答:“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根据安排,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2000名左右优秀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到20余所中央高校的110个优势专业中,进行为期2—3年的中长期访学;同时,每年遴选部分学生,输送到在京中央高校开设的、北京社会急需的专业中,开展为期1年的短期访学,或者修习辅修专业。
“外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
9.问:与高校联合培养艺术素养班对考生报考有何限制,是否需要具备艺术基础?是否需要加试?
答:报考没有额外限制,不需要具备艺术基础,也不需要加试。
艺术素养班学生在校期间的艺术类课程将依据培养方案,由对应的大学联合培养,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华夏女中的艺术素养课程就由北京电影学院负责。艺术素养不是指某种特定的艺术能力,不是培养纯粹的艺术类人才,如绘画、音乐等,而是指一种艺术水平和修养。设置艺术素养班的目的是因为目前我国缺乏艺术素养人才,而将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关注某一专业领域,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
10.问:市级统筹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录取?
答:市级统筹志愿在名额分配录取批次中,与名额分配志愿一同填报,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报1个专业。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最多选择8个名额分配和市级统筹志愿填报。报考“统筹一”考生需选择是否服从“统筹一”调剂录取。
市级统筹录取安排在名额分配批次与名额分配同期进行。按照市级统筹计划和初中校分配的各类名额数,依据考生考试总分从高到低,及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总分相同者,未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和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优先录取,然后依次以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五个单科成绩仍相同,则按随机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录取。
“统筹一”分配到初中校的名额未完成时,报考“统筹一”志愿并服从调剂,且在分配“统筹一”名额的初中校未录取考生中招生考试总分最高的考生,将随机调剂录取到未完成“统筹一”计划的优质高中。
已被市级统筹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统一招生录取,其填报的统一招生志愿自动作废。
11.问:考生在填报市级统筹志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有何填报技巧?
答:考生填报市级统筹志愿的根本原则是按梯度依次填报。市级统筹今年第一年实行,考生可参考往年名额分配录取分数线。就一般情况而言,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排名和所在初中校的层次,把统筹一志愿放在名额分配志愿之前。考生在填报时,要注意写清志愿学校和专业的代码,以免影响录取。
12.问:考生是否必须填写服从调剂?
答:报考统筹一要选择是否服从统筹一调剂录取,考生可自愿选择。当统筹一分配到初中校的计划数没有完成时,填报了统筹一志愿并填写了服从调剂,且在分配统筹一名额的初中校未录取考生中招生考试总分最高的考生,会被随机调剂录取到未完成统筹一计划的优质高中。如果在本初中校分数最高的考生未填写服从调剂,可能会丧失被市级统筹志愿录取的机会。